万圣节:
万圣节,也称诸圣节,11月1日,是一个宗教节日,在罗马天主教中是用作庆祝知名和不知名的圣人的瞻礼。而继万圣节创立二个世纪之后,诸灵节(追思亡灵日,Commémoration des fidèles défunts)才被正式定于11月2日庆祝。
万圣节的历史:
万圣节是继复活节( Pâques)和圣灵降临节(Pentecôte)之后的节日。在五世纪的叙利亚,此节日是定于复活节的星期五庆祝的,而在同世纪的罗马,人们将此节日定于圣灵降临节后的星期日,作为对圣人和殉道者的尊敬。
公元609年拜占庭皇帝将万神庙(Panthéon de Rome)献给罗马教皇卜尼法斯四世(le pape Boniface IV),后者于610年5月13日将它更名为“圣母与诸殉道者教堂”,这也是今天万神庙的正式名称。教皇卜尼法斯四世(le papeBoniface IV)想要以此来纪念将身躯献给避难所的基督殉道者们,并将5月13日定为万圣节,作为纪念。
约八世纪,罗马教皇格雷戈里三世(le pape Grégoire III)将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奉为对诸圣的尊敬,且万圣节被定为11月1日。约830或835年,罗马教皇格雷戈里三世(le pape Grégoire III)意欲将此节日推行到全世界。最终,由虔诚者路易(路易一世)首次将诸圣节在法兰克帝国(l'empire carolingien)推行。
万圣夜:
万圣夜(英语:Halloween)在每年的10月31日,万圣节(All Hallow's Day)的前夜是西方世界的传统节日,主要流行于北美、不列颠群岛、澳大利亚和新西兰。当晚小孩会穿上化妆服,戴上面具,挨家挨户收集榶果。
万圣夜的出处:
“Hallow”来源于中古英语“halwen”,与“holy”词源很接近,在苏格兰和加拿大的某些区域,万圣节仍然被称为
“Allhallowmas”,意思是在纪念所有的圣人(All Hallows)那一天要举行的弥撒(Mass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