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我们在面对风景时,经常以“如诗如画”来形容其美貌程度。当我们在面对绘画时,又经常用“丹青过实”来形容其画艺高超。
画与景,景与画,遥相呼应,最能体现一个地方的魅力。
今天让我们以名画比对实景,跟着西方艺术史的脉络,探寻19-20世纪法国众多成就经典的灵感之地!
勃艮第-弗朗什-孔泰
Bourgogne-Franche-Comté
我们的旅程从浪漫主义后期,19世纪的写实主义(Réalisme)开始。
Gustave Courbet 1849-50 < Un enterrement à Ornans >
©Musée d'Orsay,Paris
这幅画叫《奥尔南的葬礼》,古斯塔夫·库尔贝(Gustave Courbet) 所作。画面采用纪念碑式的构图,描绘平民的生活,是19世纪写实主义的代表作。
《奥尔南的葬礼》采用深沉的红棕色调,远处条状的岩石山增添了几分冷峻。奥尔南(Ornans)是库尔贝的家乡,在法瑞边界的弗朗什-孔泰地区,靠近贝桑松(Besançon)。画中的岩石山叫圣母山岩石(La Roche de Notre Dame du Mont), 是奥尔南小镇的象征。
©CH.Thiebaud
△图片来源franche-comte.org
写实主义诞生于政局极其动荡的19世纪,艺术家的关注对象从“美”与“偶像”转变到平民的生活上。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下,写实手法是艺术家“敢于直面”和“击碎假象”的武器。而库尔贝以画积极入世,深受法国人爱戴。
Gustave Courbet 1819–1877 < view of ornans>
©Bequest of Alice Tully, 1993
△图片来源www.france-voyage.com
库尔贝也是家乡奥尔南的荣光,他笔下有多幅奥尔南周边的自然风光画作。现如今,在奥尔南不仅拥有一座库尔贝博物馆(Musée Courbet), 还有“库尔贝之路/Les Sentiers Courbet” 的徒步路径,可前往一睹画中景。
诺曼底
Normandie
北部的诺曼底,凭一己之力,成就了印象派。
来自诺曼底勒阿弗尔(Le Havre)的莫奈(Claude Monet) 以一幅勒阿弗尔港口日出之景《日出·印象》开启了全新的作画哲学。
Claude Monet 1883<The Cliff, Étretat, Sunset>
©The North Carolina Museum of Art
△图片来源www.txstate.edu
纵观莫奈的一生,诺曼底是他无法割舍的挚爱。他画遍了这块地区每一处令人沉醉的景致,甚至对同一个地方,反复描绘。也许我们可以这么说:没有诺曼底,就没有印象派吧。没去过诺曼底,就不要聊印象派了~
普罗旺斯
Provence
走出诺曼底,印象派引来了下一个高潮——后印象派(Postimpressionnisme)
保罗·塞尚(Paul Cézanne) 是后印象派中承前启后的人物,他对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主观理智的表现,深刻的影响着20世纪初的年轻画家,而这些年轻人创造了西方绘画的现代派风格,包括立体主义,纳比派,野兽派,达达和超现实主义....
Paul Cézanne 1895 <Mont Sainte-Victoire>
©Barnes Foundation, Lower Merion, PA, US
△图片来源Flickr@philhaber
塞尚被尊为“现代艺术之父”。他曾在普罗旺斯地区画下60多幅圣维克多山(Mont Sainte-Victoire)。大片岩石裸露的圣维克多山是艾克斯地区(Aix-en-Provence)的象征。粗粝且雄伟的景象正好符合塞尚的绘画追求——用不同形状的几何体来呈现景物。
1906年,正在山前作画的塞尚
© Ker-Xavier Roussel
既然写到普罗旺斯,还要再说说我们熟悉的老朋友—梵高(Vincent Van Gogh)。生前卖不出画的梵高,一定不会想到自己也成了后印象派的主要成员。
在普罗旺斯地区的古城阿尔勒(Arles), 梵高画下了《向日葵》和《罗讷河上的星夜》
Van Gogh 1888 < Starry Night over the Rhône>
©Musée d'Orsay, Paris
△图片来源Daily Mail
阿尔勒有着悠久的历史,城中的七座古罗马和罗马式建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。在阿尔勒古罗马歌剧院(Théâtre antique)遗迹下出土的维纳斯雕像,补全了人们对于"断臂维纳斯"的想象。
△图片来源travelguide.michelin.com
百年前阿尔勒的灿烂阳光随着梵高永恒,今天的阿尔勒同样地阳光普照,欢迎大家来拜访。
蔚蓝海岸
Côte d'Azur
进入20世纪,紧挨着普罗旺斯的蔚蓝海岸成了画家的新宠。前有印象派宗师雷诺阿(Pierre-Auguste Renoir)、新印象主义点彩画派(Pointillisme)的保罗·西涅克(Paul Signac),后有野兽派(Fauvisme)的亨利·马蒂斯(Henri Matisse)。
Paul Signac 1896 < Golfe Juan>
©Worcester Art Museum (WAM), Worcester, MA, UK
△图片来源freerider06.over-blog.com
若没有这些大艺术家的到来,蔚蓝海岸可能只是个风景旖旎的度假胜地。有了绘画,文学,电影,音乐等艺术才成就了蔚蓝海岸的盛名。
保罗·西涅克(Paul Signac) 笔下的昂蒂布(Antibes)和朱安雷宾(Juan-les-Pins)现在已经合并成了一个行政市区。这里最初的城镇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出现,历史的轨迹在小城中交织。
Paul Signac 1911<Antibes, the towers>
©Albertina, Vienna, Austria
△图片来源cote.azur.fr
二战后,毕加索来到昂蒂布居住,市长将海边城堡的二层免费提供给他。后来,毕加索将在此期间完成的所有画作捐给昂蒂布,并要求将它们永远留在此地。如今,城堡成了毕加索博物馆,昂蒂布人的慷慨变成了小城的骄傲。
昂蒂布
△图片来源en.camping-lescentchenes.fr/
没有什么地方比蔚蓝海岸更尊重艺术了,至今仍有大量艺术家在这里自由地创作和生活。相信这份土壤还会浇灌出更多艺术之花。
布列塔尼
Bretagne
如果说诺曼底的风光直接促进了印象派的诞生,那么纳比派(Nabi)的缪斯则是布列塔尼。这个短暂存在的艺术流派,上承后印象派,下启抽象艺术、表现主义。
阿旺桥镇(Pont-Aven)
Flickr ©Michael Gaylard
塞律西埃 (Paul Sérusier) 的《Le Talisman》被认做纳比画派的第一幅代表作,描绘了布列塔尼阿旺桥镇(Pont-Aven)水边的树林。这幅画由高更亲自指导塞律西埃在阿旺桥镇完成。
Paul Sérusier 1888<Le Talisman>
© Musée d'Orsay, Paris
△图片来源college-penanroz-pont-aven.ac-rennes.fr
纳比画派由1890年巴黎朱利安学院 (Académie Julian)的几位学生倡导发起。在那个时代,曾经叛逆的印象派画家们已纷纷走入殿堂,后印象派正在蓬勃发展。此时,这群年轻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开始探索更多可能。
纳比派诞生了,他们带着对高更(Paul Gauguin)和塞尚(Cézanne)的推崇,以及先锋的意识,在10年间带领绘画走向更加“表意”的艺术形态。
Paul Gauguin, 1894< Moulin à Pont-Aven>
©Paris, musée d'Orsay.
Flickr ©Michael Gaylard
1900年,纳比派最后一次以团体名义举办画展,此后,各位成员发展出各自的风格,他们之中有大名鼎鼎的波纳尔(Pierre Bonnard),维亚尔(Édouard Vuillard),科特(Charles Cottet)...
比利牛斯山脉
les Pyrénées
东比利牛斯省的塞雷(Céret)被视作立体主义(Cubisme)的“麦加”。1910-1913年多位立体主义画家来到塞雷居住创作,其中有年轻的毕加索,这是他的转型时期。
立体主义恐怕是最好辨认的绘画流派,但其绘画内容却最难识别。下面这幅画,出自立体主义的创始人乔治·布拉克(Georges Braque)之手,画的是塞雷的屋顶,你能看出来么?
Georges Braque 1911<Toits à Céret>
©Private Collection
△图片来源Les P.O. vues d'en haut
立体主义已经放弃了光影和造型,开始拆解、打乱、重组眼前所见。这个流派不仅局限于绘画,还覆盖雕塑,文学,影像等领域。远在比利牛斯山中的塞雷小城见证了这一风格的盛放。
立体主义为古老的塞雷小城带来了现代艺术的气息。小城依傍着泰克河(Le Tech)两岸,河上的三座桥成为塞雷的标志性景观。
© Tubamirum
其中最富有韵味的是建于中世纪的魔鬼桥(Pont du diable)。纤细而高挑,曾经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单拱桥。至于这座桥可魔鬼有什么瓜葛,还要从14世纪说起... 养在深闺的桥 | 山间水上的浪漫乡愁